江山文学网-原创小说-优秀文学
当前位置:江山文学网首页 >> 梧桐文苑 >> 短篇 >> 江山散文 >> 【梧桐散文】难忘巴山蜀水情

精品 【梧桐散文】难忘巴山蜀水情 ——旅游撷趣(一)


作者:宁夏何老三 举人,3709.04 游戏积分:0 防御:破坏: 阅读:7140发表时间:2014-05-09 16:20:07
摘要:1.最难忘巴山蜀水情 2.阳城四题

【梧桐散文】难忘巴山蜀水情 一.最难忘巴山蜀水情
   (1)
   古人云;北看长城,南看三峡。长江三峡不仅是绝妙的风光画廊、名胜古迹的长河,更是传说和诗赋的海洋。然而,长江三峡的巫峡口,有一处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胜景,那就是大宁河上的小三峡。
   大宁河是长江三峡的第一条大支流,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,穿过巫峡、巫山,注入巫峡口的浩浩长江。宁河下游的“小三峡”——龙门峡、巴雾峡、滴翠峡,南起龙门峡口,北至涂家坝,全长五十公里。峡区山奇秀,峰奇雄,滩奇险,水奇清,小巧秀雅,像装置极妙的盆景,把三峡的奇美笼于形内。三峡的雄、险,她全有了。而且,壁立的峰峦,比三峡更多了几分苍翠。真是万树隐约,截雾横烟。小三峡里的七彩石,更令人拍案叫绝:在峡区内的石蹟浅滩上,河水把大量石子推在一起,互相挤压、重叠着。它们扁如盘,平似板,大像鼓,小如蛋,薄如钱,厚如砚;它们或保持着原始形态,或花纹密布石间,或像精雕袖珍工艺品,或似天然小动物,神采各异,著名作家叶文玲竟从大宁河捡回三十七斤这样的石子!
   游大宁河小三峡,你不得不用“天姿绝色”、“叹为观止”等形容词:龙门峡山形若门,龙柱高耸,巍峨雄壮,高峡束江;巴雾峡怪石嶙峋、钟乳倒悬、碧流静峡,云雾迷蒙;滴翠峡鬼斧神工、绝壁连绵、群猴攀援、猿声阵阵……连一向慎用修饰语的上级有关文件也用“绝壁对峙,翠微摩立,林木葱葱,饶有野趣”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小三峡。
   小三峡是国家批准的风景名胜保护区,小三峡上的“白龙过江”更是世界绝景之一:暴雨过后,滴翠峡几百米高的岩壁上,一股粗大的水柱从深谷上空飞过河岸,水头猛烈地砸在河边的岩石上,溅起的水花,像炸弹爆破,一簇簇水花向四面飞溅,在狭窄的河谷中形成了白色烟雾,活似横跨河面高空的“白龙”。这情景只有在暴雨后才能有缘相见。不过在平时,你也可以看到,从数百米悬崖上飞跌下来的瀑布形成濛濛白雾,像无数匹银练倒垂,也像仙女抖丝,更像用冰雪搓成的万千细线,要把这河、这山紧紧相连……
   人们感叹“自古桂林甲天下,尔今宁让宁河峡”,“有缘一饮巫溪水,何须渡海上蓬莱”!
   (2)
   小三峡的滴翠峡两岸,游客可以欣赏到猴群攀援纵岩的场面,这是巫山县委、县政府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。
   原来滴翠峡两岸猴子经常到处毁庄稼,农民叫苦不迭。县里只好请人来抓猴子。但这样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不利。县里把这种消极防御改为积极保护。他们一方面出布告,一方面在猴群集中的沿江14个点上,每隔10天左右投放一次苞谷,一来免得猴子糟蹋农田,二来引猴子出来供游人观赏。仅1985年一年就投放了苞谷八千斤。这样,滴翠峡两岸又出现了李白在诗中描写的“两岸猿声啼不住”的胜景。
   小三峡不仅风光绝世,还有三个不解之谜:
   其一是“悬棺之谜”。在巴雾峡峡谷东岸百丈黄色峭壁的岩穴中,隐约可见有一具黑棺,传说是春秋战国时巴人的遗物。此棺距河面四五百米高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。古时没有吊车、倒链,人们当时到底用什么办法把棺材搬运到这么高的空中呢?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解得出来。 其二是“妇人生毛猴之谜”。小三峡内住着一位老妪。解放初期,她生了一个儿子。此子刚生下来就全身有毛,动作、姿态一如毛猴,稍有动静,便三两步爬上树去。此妇人何以生一毛猴?当地有人说,她有一次被山里的大青猴掳去。但她对此缄口不言。现在,毛猴已长逝,老妪仍健在。关于此谜,科学工作者曾进行过大量考察,然仍未得解。
   其三,是“顽童预言之谜”。小三峡内有一小屁孩儿,预言极准。峡内有一山路极险要,经常翻车。然每次翻车前,这个小孩儿都能说出准确的翻车时间。是第六感觉?还是生物钟?抑或特异功能?都不得而知。
   (3)
   在重庆与万县之间,有一处颇具恐怖色彩的名胜古迹——世界上唯一的“鬼城”丰都。
   丰都传说是“鬼世界的都城”。世人死后,作为灵魂的“鬼”都要到丰都去报到,并在那里接受“阎罗天子”的审判,论功定罪,安排来世去向。
   唐朝以来,丰都先后建立寺庙七十五座。在离丰都城仅一里地的名山,则是鬼国幽都的所在地。那里依山麓建庙二十七座。这些寺庙都以“天子殿”、“地藏殿”、“鬼门关”等命名,其中属于“阴曹地府”的寺庙就有十多座。解放前,丰都还发行过一种“路引”,作为人死及进入“阴曹地府”的通行证:那上面印着“普天下人必备此引,方能到丰都地府砖石升天”并盖有“阴司”、“城隍”、“丰都县府”三颗大印。这种路引,据说人生前就要买到手,以便一旦死后才能顺利进入丰都。当时它不但行销国内,而且还远销东南亚。
   关于丰都鬼城,我国的古典小说《西游记》、《聊斋志异》、《说岳全传》中都有描述,李白、苏东坡等大诗人也为此赋诗。苏东坡在诗中写道:“足蹑丰都古洞天,此身不觉到人间。抬眸四顾乾坤阔,日月星辰任我攀”,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胜景宜人。
   因为有各种关于鬼怪的传说、寺庙、诗赋,加上秀丽的风景,使丰都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。美哉,丰都!
  
   二.阳城四题
   黄土高原上的小桂林
   阳城地处山西省南部的太行、太岳、中条山系,北枕黄土高原,南临中原大地。
   境内南部沟壑纵横、峰峦叠嶂,从黄海经黄河下游平原进入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,到这儿遇山回旋。因此在阳城境内有旖旎的山水风光、丰富的矿产资源、珍贵的林木药材和稀世的飞禽走兽。
   阳城风景,山奇涧幽。云蒙山和盘亭列嶂蔚为壮观,灵泉洞和修真古洞精美绝伦。而县城以南35公里处的蟒河风光,更是一幅天然画卷。蟒河方圆数十里,有山皆奇,有水均秀。这里不仅有无数的奇花异草,而且还有属于全国重点保护的褐马鸡、猕猴、金钱豹、娃娃鱼等珍贵动物,这里还是闻名全国的珍稀名贵中药材——山茱萸的重要产地。每逢春夏,林木葱郁,繁花似锦;每到秋季,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……遍游我国名山大川的著名摄影家徐肖冰来阳城旅游时,赞不绝口地说:“阳城的风光并不亚于桂林山水!”
   八百里稀屎圪洞
   明万历年间,阳城人王国光官拜吏部尚书,因“持不同政见”,被捉拿下狱,并准备把他贬到最荒凉的地方去。王国光得知此讯,便在狱中放风:“无论把我贬到哪里,千万不要让我回阳城。那地方云蒙山日日雾罩,鳌背山赛过天高,芦苇河不知深浅,稀屎圪洞八百里。”万历皇帝闻听此言心想,你怕回阳城,偏叫你回阳城!于是一道圣旨,王国光被贬到了阳城。岂知王国光所说的云蒙山、鳌背山、芦苇河皆风光秀美,而稀屎圪洞八百里则另有所指:屎者——柿也!
   来到阳城,高低错落、鳞次栉比的柿子树令人目不暇接。有的大柿子树上竟能摘上千斤柿子!金秋时节,累累的硕果压弯了枝头。待到秋风飒飒时,那些尚未摘净的柿子珍珠玛瑙般地高挂树梢,晶莹透红,仰视则让人馋涎欲滴。
   阳城柿子,品种繁多,常见的有水柿、红柿、水沙红等。这些柿子,不但个大皮薄肉厚味美,尤以果内无核而闻名遐迩。
   阳城人吃柿子的花样颇多。漤过后的柿子和面食合在一起蒸着吃、煮着吃、扎着吃、煎着吃的皆有之,其中还有一种吃法叫“屹联钻秧”——即把柿子干泡软即沾上面下油锅炸,味甜而香脆,实为待客之上品。但人们最爱吃的还是鲜柿子。
   中秋临近,柿子初熟,农历八月十四,姑娘小伙提着篮子,到树上摘下十数斤柿子,睡觉前放进瓮中,然后灌满温水放在炉台上。第二天清晨,涩味即除。家中主妇先捞出几个供在贡桌上,以谢上天。再捞出几个捧到长者前,请他们尝鲜。随着老人们“好吃,真甜!”的赞美声,全家人个个伸手,三下五除二,刹那间一瓮子即被扫荡一空。从此时起,便天天可以吃到漤过的柿子,延时月余。
   阳城的农村,从来没有一家人能吃光自家的鲜柿子,于是,他们把大部分柿子加工成柿饼、屹联柿子干,送到集市上出售。据悉,北至内蒙,南到广州,每年都有不少人慕名前来采购阳城柿饼呢!
   蟒河观猕猴
   蟒河位于阳城东南角上,是阳城风景最美的地方。
   从县城乘车五十里到桑林村下车,往东山上步行三里,穿过一个约二百米的人工隧道,贴着陡峭的崖壁走不远,突然眼前一亮——一幅精美的山水画横空出世。
   东南方两座刀劈斧砍似的山峰夹持着一条万丈峡谷映入眼帘。谷内松荫柏翠,泉清鸟鸣。透过峡谷极目远望,蟒山风姿历历在目。云霏雨霁之间,群山若隐若现,峰峦起伏重叠,如笔、如笋、如矢、如刀,似练柱、似屏障、似莲蕊、似亭阁,低山依高山,大山抱小山,千姿百态,气象万千。
   下至谷底,便是河滩。举目仰望,峭峰直插蓝天,巨石横竖嶙峋,白云翻滚,林涛怒吼,给人以山即倾、石欲坠之感。然而,就在这阴森的沟壑中、峭壁上,却生长着北方罕见的红豆杉和白皮松。
   再往前行,有一块约两丈见方的凸岩挡住去路。岩上流水似帘,如雨丝落檐,如水壶滴漏,欲断不能,欲滴不尽。透过水帘,隐约可见其间有一直径丈余的石洞,黑咕隆咚,深浅莫测。突出的岩石似伸出的漏檐,又像巨蟒张开的大嘴。隔洞有快巨石,极像乌龟,龟头出壳而伸向苍天。好像惧怕落入巨蟒之口而求助于过往的游客——这便是蟒河又一美景——“水帘洞”。
   每逢春回大地,水帘洞附近的悬崖峭壁上,野桃花、山杏花、猕猴桃花、山葡萄花竞相怒放,姹紫嫣红,把个小小的水帘洞打扮得如同孙大圣的洞天福地一般。
  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!我们在离水帘洞不远的峭壁上看到了一群猕猴!
   这是一群短尾巴猴,上身灰褐色,腰部以下橙黄,有光泽,面部微红。它们在山崖上、树枝间跳来窜去,灵活自如,如履平地。忽而摘下一枚浆果,忽而搂抱一团,你抓我一下,我咬你一口。一只神情庄重的猴子显然是猴群中的长者,体大且胖,端坐在一块岩石上,专心致志地啃着浆果。等到我们把照相机端起来,它警觉地发现了。嗖地一下飞上了树枝,隐没在青青的松针中。
   白云深处有人家
   阳城境内的云蒙山是个自然保护区,很多到过那里的游客都说,云蒙山把泰山的雄伟、华山的险峻、黄山的神奇、武夷山的秀美融成了一体。
   置身于海拔1951米高的云蒙山顶极目远眺,但见峰峦叠嶂似仙界琼阁,松青柏翠如碧波荡漾,百丈悬崖下怪石嶙峋,参天古树藤缠萝绕,山花烂漫,姹紫嫣红。百里之外,蜿蜒俯卧在中原大地上的黄河,粼波闪闪于白云之间,黄水滚滚自天上而来,更有那天成妙景“熊腰洞”、“望乡台”、“十八罗汉峰”、“鸡头山”、“千峰岭”——人们说,这儿是神仙的去处。
   云蒙山中,有个仅有四户人家的小村子。据说,战国时孙膑、庞涓的老师鬼谷子曾在这儿向两位高徒传艺并降妖灭鬼,故后人称这个小山村为“斩鬼村”。
   或许是过往行人稀少之故,这四户人家特别好客。凡过路之人在此打尖,四家的主妇都要尽其所能,以当地特有的“下米棋”、“米羹饭”招待一番。你不吃谁的都不行,哪怕只是半碗或吃几口,他们也会乐不可支。而且,饭中豆角特有的浓香,足以使你回味数日。如果你已人困马乏,他们会拿出平时连自己都舍不得盖的新被褥,劝你留宿。这情景,多像著名作家茹志鹃在她的名著《百合花》中描写的情景呀!第二天你若是下山,全村人都会出来给你送行。
   斩鬼村共有24口人。平时,老人们看家做饭,孩子们上学,青壮劳力在二十几亩山间梯田里耕作。邻里妯娌之间,你帮我爱,绝少有红脸的时候。农闲时,男人们或进山挖药材、打松籽,或到林区伐树、扛木头。孩子们则最爱钻山沟。这里有摘不尽、采不完的猴头、木耳、蘑菇、葛葱、黄芪、柴胡……
   然而,在这巴掌大的伊甸园里,也有“外敌”——山猪和猴子。
   盛夏金秋,男人们每晚都要轮流在田间巡逻,一时不慎,山猪进地,庄家就要遭殃。那孙大圣的后代,更是鬼精的出奇。它们会成群结队地钻到地里偷玉米棒子,吃不完还要“兜着走”。它们在腰间缠一根树藤,把掰下的玉米棒子插上一圈,待到人们前来驱赶时,它们就一哄而散,跃上树梢、消失于林中,村民们只能望其项背自认倒霉。他们手中虽有火枪,却舍不得伤害猴子们半根毫毛。因为村民们懂得,猴子是政府明令严禁扑杀的珍贵动物。
   可爱的阳城,就是这样让我们着迷、让我们向往。我爱你,阳城!

共 5222 字 2 页 首页12
转到
【编者按】读着老三文友的游记散文,我们仿佛跟着名导游一道,尽情领略巴山蜀水小三峡和山西阳城的秀丽风光。撩拨起了前往两地一游的雅兴。老三的文笔厚重,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。不时穿插在文中的一些古今诗句和传说,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,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各地的风土人情,更是带给读者精神上的享受。推荐共赏。【编辑:金龙】 【江山编辑部·精品推荐1405150003】

大家来说说

用户名:  密码:  
1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金龙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16:23:42
  风光秀丽,文笔厚重,底蕴深厚。学习了。
2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16:47:59
  谢谢金龙友的点评。问好。
3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老百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17:31:38
  三哥说的文笔很飘逸呀,知识性和文学性齐备,还有趣味性,不错,看这样的文章,很有益!祝三哥身体康健,开心生活每一天!
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:858852421
回复3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19:50:57
  谢谢老百夸赞,老哥我曾经搞过几天旅游,也去过一些地方,随手写点东西而已。
回复3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19:50:58
  谢谢老百夸赞,老哥我曾经搞过几天旅游,也去过一些地方,随手写点东西而已。
4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男无盐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20:42:19
  思绪紧随老三兄飘逸浪漫行文笔触,浏览巴山蜀水旖旎绚烂风光,虽然未曾身临其境,却似曾谋面圣地。足见老兄高超艺术描绘技巧以及超凡脱俗之写实创作理念。问好!
回复4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21:37:08
  无盐老弟谬赞了不是?这是些早年间的文字,也没有怎么推敲就晒出来了,只是我胆子大一些罢了。怕放潮了,晒晒不长虫儿!
5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吴兴华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20:57:16
  何老师把小山峡的风光秀丽描写得淋漓尽致,让我和读者大饱眼福。欣赏老师的佳作,问好!
喜欢文学,已在省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,散文、诗歌
回复5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09 21:38:58
  吴社记者出身,见多识广,一定有一大堆故事讲给我们听呢,是吗?
6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苏中老农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0 21:00:30
  拜读佳作,长见识了。问好何老师。
回复6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1 07:56:37
  苏中老农朋友,你好!看到你的祝福真高兴,也祝你写出更多的好文章!
7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草堂莽夫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0 22:23:45
  欣赏佳作,遥祝愉快!
回复7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1 07:54:46
  谢草堂友的到访与点评,问好!
8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穷高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0 22:50:36
  上文巴山,下文阳城,一南一北,浓浓的乡土气息。鬼城不鬼,只是警戒人们的灵魂。如能保持斩鬼村的民风,我们的社会、我们的人性就完整自然了……
岁月中走来,感悟沧桑风雨。于是,潜入文字中,寻找人生诗意;
回复8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宁夏何老三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1 07:53:44
  穷高老弟,想必也是走南闯北之人了,经历过大风大浪而活得悠然自在的主儿,再潇洒走一回人生路吧!
9 楼        文友:晚霞晓文        2014-05-15 08:59:36
  祝贺何社喜摘精品,恭喜、恭喜。问好,祝愉快!
共 9 条 1 页 首页1
转到
分享按钮